您的位置: 首页 > 养生百科 >

夏季养生“金钥匙”,一养阳、二养心、三养神,错过又要等一年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19 00:13:24    

在一年的季节中,夏季被认为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。在高温环境下,为了适应气温变化,人体皮肤的毛孔会自然张开,帮助身体通过出汗排泄汗液,从而调节体温。

但阳气也易向外散,体内阳热虚少,则容易生寒生冷。所以,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了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,即便在炎热的夏季也必须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。

夏季养阳3个方法

1. 艾灸、贴三伏贴

肾俞、脾俞、命门、气海、关元、三阴交、涌泉、足三里等保健穴位都是常用的,不仅能补充阳气,还能有利于排除寒湿。

2. 坚持运动

运动有助于促进阳气的升发,增强机体正气,排出体内的寒湿邪气,打太极、八段锦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3. 不要贪凉

如雪糕、冰淇淋、冰棍、凉茶、冰西瓜、冰镇饮料等,不要过于贪凉,这些食物容易损伤阳气。同时,也要注意洗澡水温不要过低,空调温度要适度,尽量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屋里。

夏季养心,预防心血管疾病

夏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,酷热天气会导致心肌耗氧量显著增加,使心脏承受超负荷的工作压力。此外,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大量出汗,血液黏稠度相对升高,进一步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。

研究表明,每年的7、8月份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高峰期,死亡率也较高。按照中医理论,季节和五行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夏季属火,对应的脏腑为“心”,因此,保护心脏健康也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措施。

夏季养心3个方法

1. 饮食调理

夏季气温高,人体容易失去水分,可以尝试喝稀饭的同时加入一些荷叶,以促进脾胃功能,消解暑热、养胃清肠,进而滋养心脏,安神定志。

此外,也可以选择加入绿豆或单独用绿豆煮汤,帮助消除身体内部的热毒邪气,同时通过生津利尿缓解口渴。

2. 按摩穴位

可以按摩神门穴、内关穴等穴位,从而舒缓情绪、养心安神。这些穴位的按摩能够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,调节心态,让身体和心灵得到全面的放松。

3. 踮脚尖

在炎热的天气里,过度剧烈的运动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。踮起脚尖是一项适合的有氧运动,能够增强下肢血液循环,有益于心脏和心血管的健康,并同时锻炼小腿肌肉和脚踝,减少静脉曲张的风险,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。

具体操作方式为:双脚并拢着地,向上抬起脚跟,然后放松,每次重复30次(或依据个人情况)。

夏季为何要“养神”?

夏季的气候特点是日照强烈、气温高、气压低、湿度大、空气流动缓慢,对人的精神产生重大影响。中医认为,心主血,藏神,是君主之官。

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对心脏功能造成损伤,而心脏功能受到影响,则会影响人体的所有生理活动。当暑热之邪侵入人体时,最易扰乱心神,消耗心气,并常表现出心烦不安、坐卧不宁、思维杂乱和性情急躁等症状。

此外,根据中医学说中的阴阳五行理论,肝属木,而夏季属火,木遇火会燃烧,因此夏季人的肝火容易旺盛,导致人容易发怒,经常表现出易怒的情绪,也会增加心律失常、血压升高等问题的发生。

养神,贵在一个“静”字

夏养心所指的“心”并不限于现代医学中的“心脏”,而是包含了主神整个神经系统,以及心理因素。在高温天气下容易产生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,因此夏季养生需要宜清宜静。

早在民间就有“心静自然凉”的说法,通过闭目养神等方式来保护“心”的健康,同时进行缓慢运动,如钓鱼、打太极拳等,可以有助于调节精神状态并保持良好的心态,减少心律失常、血压升高等问题。

此外,幽默和笑声是夏季放松身心的良药。幽默是一种高级的心理防御机制,通过用幽默化解困难、转移不快的情绪来维持心理平衡。

人们常说:“笑一笑,十年少;愁一愁,白了头。”几句有趣的笑话、妙语就能让烦恼、怒气消散。笑声能促进血液循环、锻炼全身肌肉、增强心肺功能、并振奋精神、消解烦恼、使人身心放松。这样消夏岂不是非常惬意、愉快!

相关文章